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正文
中医养生▏春季养生多按一按这些神奇的穴位! 全球快播
来源: 封面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01 09:28:07

封面新闻记者  曾亚

春季百花争艳,万物复苏,是树木生长旺盛的时节,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,更是中医养生的好时机,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文秀华博士表示,春季在五行当中应木,五脏当中应肝,木性条达,主升发,肝主疏泄,条畅情志。木性升发太过就容易阳亢化风,出现眩晕、头痛、失眠、烦躁等症,疏泄不及又容易出现抑郁、情绪低落。文秀华建议,常按摩以下10个穴位,可达到春季养生的目的。


(资料图)

天枢穴

天枢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大要穴。位于肚脐旁2寸处,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,左右各有一穴。

天枢是大肠的“募穴”。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。因为与脏腑是“近邻”,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,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,起着脏腑疾病“信号灯”的作用。从位置上看,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,因此对此穴的按揉,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,增强胃动力,对便秘、腹胀、腹泻、脐周围痛、腹水、肠麻痹、消化不良、恶心想吐等有一定作用。

太冲穴

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,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,也就是足大趾和足二趾之间的缝隙处向后一点的凹陷中。

用拇指指腹按压或牙签圆头(注意不是尖的一头)点按该穴5-8分钟,注意按压力度可稍大,以有酸胀痛感为佳。该穴位有平肝潜阳熄风的作用,对治疗头痛、眩晕、小儿惊风、胁痛、目赤肿痛、夜晚磨牙有一定的辅助作用。

三阴交穴

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,踝关节上三寸。为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,因此应用广泛,除可健脾益血外,也可调肝补肾,亦有安神之效,可帮助睡眠。用补法,有健脾、补血、摄血的作用;用泻法,有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三阴交穴又为十总穴之一。所谓“妇科三阴交”,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,如经期不调、白带增多、经前症候群、更年期症候群等均可尝试每天坚持对穴位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。

关元穴

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,肚脐下四指处,是任脉的穴位,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,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。有补法,有补肾阳的作用,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,泻法较少使用。

可用来治疗肾虚气喘、遗精、阳萎、遗尿、尿频、尿血、经闭、带下、腹痛、泄泻、功能性子宫出血、子宫脱垂、神经衰弱、晕厥,休克等属于阳气不足者,有强壮作用。

曲池穴

曲池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,该穴在肘部外侧,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正中间,屈曲其肘,横纹头有凹陷,形似浅池,故名。该穴位有清热解表、疏经通络的作用,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、上肢不遂、热病、高血压、眩晕、头痛、癫狂 。

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,每次1~3分钟,使酸胀感向下扩散即可。

期门穴:疏肝清热

本穴为足厥阴肝经的最上一穴,本穴作为肝经募穴,位于胸部,当乳头直下,第6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
主治胸胁胀满疼痛、乳腺增生、乳汁不畅、呕吐、打嗝、吞酸、腹胀、泄泻、饥不欲食、胸中发热、烦躁易怒、抑郁、喘咳、疟疾等。

神门穴:养心安神

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内侧端稍上方凹陷处,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,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。

按摩神门穴可治疗心慌、心绞痛、无脉症、神经衰弱、癔病、精神分裂症、失眠、健忘等。用补法,有宁心安神、补心气的作用;用泻法,可清心、开窍。按摩神门穴可掐、揉、刺激,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,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。

委中穴:舒筋通络

委中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,俯卧位屈腿时,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,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。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,在针灸的“四总穴歌”里提到“腰背委中求”,可见,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。

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,一点一放,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。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,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,一压一松为1次,连做10-20次,或者两手握空拳,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,连做20-40次。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,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,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。

血海穴:活血化瘀

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,但在临床应用中,却有一般人意想不到的疗效。血海位于大腿内侧,屈膝,在髌底内侧端上2寸。请坐在椅子上,将腿绷直,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,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,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,顶端即是血海穴。

古代,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瘀血,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瘀血的病症。它不仅能祛瘀血,还能促生新血,因此才给它起名叫“血海”。

每天上午的9~11点,如果你可以拿出点时间来,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。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,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,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。每一侧3分钟,要掌握好力道,不易大力,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。

合谷穴:镇静止痛 清热解表

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在手背上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也就是在拇指、食指中间后方的凹陷处(虎口)略偏食指一侧。

该穴主治发热、头痛、目赤肿痛、鼻衄、血渊、咽喉肿痛、齿痛、耳聋、面肿、口眼斜、中风口噤、热病无汗或多汗、痛经、经闭等,所谓“面口合谷收”,总治头、面各症,有宣泄气中之热,升清降浊,疏风散表,宣通气血之功。

(图片由受访人提供)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

供应